他一咬牙孤身一人来老家楚州开了一间古玩小店,自己创业做起了老板。
小店开业虽然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生意却是非常不错。
只是最近这些天,沈愈为货源伤透了脑筋。
简单点讲就是店铺新开没什么压堂镇店的东西。
沈愈做生意实在,真的就是真的,仿的就是仿的。
从来不会拿仿品当真品卖,更别说卖假货了。
这样一来店里十几件真物件出手后,沈愈猛然发现自己没什么东西卖了。
古玩行里有一句话:只怕无货源,不怕卖不完。
古玩是没有批发这一说的,货品只能自己慢慢积累。
一般来说,有三种备货方式。
要么去地摊或者古董店淘宝。
要么去古镇上掏老宅子。
要么等人来店里出售。
除了这三种外,还有一种算是无奈之举,就是去相熟的同行手里用稍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拿货。
这种一般都是沈愈这种店面新开,或者那种答应了别人后又给不了人家东西,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利润呢肯定有一点。
但弊端也多。
首先同行转卖的古玩品相一般都不怎么好,大部分都是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原因也很简单,品相好的,人家自己早就卖了,怎么可能让你去赚大钱?
就算出现品相好的,往往也要捎带几件品相不好或者极为冷门压本的物件。
你要就全要。
不要?那对不起了,请出门右转。
“包子,刚出锅的喷香小笼包,十块钱一笼……”街边老陈头的叫卖声,瞬间勾起了沈愈肚子里的馋虫。
(华丽的分割线)
天光透亮,楚州旧货市场字画区,沈愈一边吃着手中的小笼包,一边端详“柳氏摊”前挂着的纸质万年历。
说是摊,实际上是个杂项摊。
一块巨大的红绒布上摆着玉石古钱、卷轴册页,陶瓷印章,玩珠串等上百件古玩。
除了沈愈这个潜在买家外,摊前偶尔也有那么两三个游客或者藏家驻足观望。
但他们往往看上几眼就摇头散去,没有任何要蹲下来细看的意思。
具体缘由也很简单,摊子上的古玩一水的新、残、破。
也就是所谓的一眼假,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
摊主老柳是个有些谢顶的中年人,此刻的他正聚精会神的听着一台老式砖头收音机。
里面播放的是长篇评《隋唐演义》。
这一集沈愈早就听过,属于原著里较为精彩的桥段:
“岳王府秦琼会李靖,齐国远灯会解诗谜。”
因为听的入迷,老柳根本无心招揽生意,当他听到大忽悠齐国远吃元宵非但不给钱还把人家碗里的铜钱当彩头拿走时,乐的直拍大腿。
沈愈将最后一口小笼包塞进嘴里后,也跟着笑了笑。
他到不是觉得评里的人物好笑,沈愈脸上的笑容是为了自己。
因为他感觉自己今天怕是要捡漏了。
还是个难以想象的大漏!
沈愈看中的物件是一副字画。
画为立轴,绢本设色,被老柳当破烂一般随意丢在摊子某处角落里。
在已经打开的卷首处可见四句题画诗: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