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者,我们进去聊吧!”
“好。”
周冬凛跟在张东升的身后向茶馆内走去,里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老上海的茶馆兴起于清朝同治初年,规模大的叫茶楼,小的叫茶馆。
既不同于八旗子弟云集、政客官僚聚会的京城茶馆;
亦不同于男女老少、家属亲朋叙亲的闽粤茶楼。
更多的是充当商贾聚集洽谈生意的会所,是观察上海经济和行会历史的窗口。
由于里面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也自然成为了新闻的集散地。
记者,警察,侦探之类的职业也喜欢坐在里面打探消息。
茶馆一楼顶端一男子正高坐台上表演苏州评话,今天的内容好像是《水浒》。
不过周围的听众似乎不太买账都自顾自的聊天看报。
在向二楼走的时候,周冬凛好奇的问张东升:
“我记得之前这家天香阁比现在要大啊,怎么缩水了一大半。”
“能开着就不错了,日本人来了以后茶楼倒了好多,对面浙江路上的五云日升楼都关门了。”
“我说我刚才好像总觉得那个路口少了点什么。”
张东升领着周冬凛走到二楼靠窗的一个角落,坐在南面的椅子上正好可以看到南京路上易安茶居大门。
桌上放着一套茶具、一碟花生、一碟八珍糕、一个装着芝麻的小碗以及一碗剥好壳的茶叶鹌鹑蛋。
南面桌边一个茶杯里有半杯茶水,其他的茶杯都倒扣在茶盘上。
张东升翻开一个倒扣的茶杯往里面倒了一杯茶,放在西面的桌面后请周冬凛坐下。
茶馆的二楼就要冷清了许多,只有靠窗的四张桌子上各坐了两三个人。
“东升啊,挺会吃啊,芝麻茶叶鹌鹑蛋。”
“周记者,说笑了,我哪懂这些,老板说二楼有最低消费,我就让他弄了套顶饿的,别说这些东西确实挺管饱。”
两人笑着坐在桌前。
周冬凛伸手抓起一颗茶叶鹌鹑蛋放到装了芝麻的小碗中滚了几下。
拿出来时鹌鹑蛋的表面已经裹上了一层芝麻。
他将蛋塞进嘴中,嚼了几口连连赞叹:
“香,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个味道了。”
“我是第一次吃,这味道确实挺有意思的。”
周冬凛将嘴中的食物全部咽下后将面前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张东升拿起茶壶为他续上茶水。
“东升,说正事吧,找我什么事?”
张东升放低了声音:
“周记者,我这几天在南市的难民区了解他们现在的生存情况,无意中从几个难民的口中打听到最近有几个人打着华商的旗号在难民区招工。”
“招工?这是好事啊。”
“没那么简单,这些人男女老少都要,连带孩子的妇女也要,说是厂里有专门的托育机构可以帮忙照料孩子,现在这光景谁会这么好心收留拖油瓶。”
说着张东升从怀里掏出几张照片递到周冬凛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