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章

大晋自建元南渡以来,不甘于五胡侵占北方中原故地,北伐行动连续不断。先有祖逖、后有庾亮殷浩等人相继北伐,但都已挫败而告终。

唯有一人,在殷浩之后发动数次北伐,战功累累,大振大晋之威。那便是桓温。

今年四月的这次北伐是桓大司马的第三次北伐了。早在十五年前的永和十年,时任安西将军的桓温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那一次,他率领大军攻到了被五胡之一氐族人占领长安城外。驻军于长安城外的霸上。

氐族前秦政权摇摇欲坠,城中贵族纷纷逃亡,本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希望桓温能一举拿下长安,恢复故都。但在最后关头,他选择了停止进攻班师回朝。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桓温的奏表上说,是因为当时军粮不足,秦人坚壁清野导致难以获得物资,所以按兵霸上,等待周边麦子成熟收割之后军粮充足再进攻。结果秦人组织兵马意图包围反击,所以不得不退兵。

但是,真正的原因只有桓温自己知道。或者,还有一个人也是知道的,那个人名叫王猛。

在长安郊外驻军隔霸水而望长安的时候,桓温见了一个叫王猛的当地名士。桓温问王猛:“我率王师十万前来讨逆,为何只有百姓来欢迎,三秦之地的豪杰名士却一个也不来见我?”

王猛给了桓温一个坦率的回答:“将军千里而来,兵临长安,咫尺之间,却逡巡不进。百姓们不明白,豪杰名士们却明白,将军并无进攻长安之意,所以他们不来见你。”

桓温没有再问下去,因为他知道这个叫王猛的年轻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思。他当然不可能进攻长安,长安是氐族人建立的秦国的都城,他们的精锐兵马都在城中。自己攻长安得到的是什么?胜了,不过是一座城而已。败了,便是步祖逖殷浩等人的后尘,成为罪人。

他的北伐本就不是为了恢复故都而来,而是要向偏安东南的大晋朝廷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北伐增加自己的声望和实力。若长安城中并无多少兵马,可一举攻克,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动手。但眼前的长安,要攻下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桓温当然不肯和秦人鱼死网破,他要保存实力,要为将来打算。他的兵马都是外军,是他自己的兵马。攻长安损失太多的兵马,那是得不偿失之举。

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破羌人首领姚襄,攻克真正的故都洛阳。他还去拜谒了先帝的皇陵。可谓是威风八面,声望陡增。虽然他很快便放弃了洛阳退兵回国,恢复的大片土地也迅速失去,但是桓温的目标达到了。

在第二次北伐之后,桓大司马的声望和实力到达了顶峰,成为了大晋朝廷的中流砥柱,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自大晋南渡之后,由琅琊王氏和颍川庾氏掌控的大晋朝廷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便是他龙亢桓氏。

在经过近十年的经营之后,桓氏控制了荆扬两大江左大镇的军政之权。控制了荆扬两州,便等于基本上控制了大晋的命脉。扬州乃中枢所在,京城建康所在之地。荆州处于扬州上游,在战略位置上利于顺流而下入京。

大晋自建元南渡以来,不甘于五胡侵占北方中原故地,北伐行动连续不断。先有祖逖、后有庾亮殷浩等人相继北伐,但都已挫败而告终。

唯有一人,在殷浩之后发动数次北伐,战功累累,大振大晋之威。那便是桓温。

今年四月的这次北伐是桓大司马的第三次北伐了。早在十五年前的永和十年,时任安西将军的桓温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那一次,他率领大军攻到了被五胡之一氐族人占领长安城外。驻军于长安城外的霸上。

氐族前秦政权摇摇欲坠,城中贵族纷纷逃亡,本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希望桓温能一举拿下长安,恢复故都。但在最后关头,他选择了停止进攻班师回朝。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桓温的奏表上说,是因为当时军粮不足,秦人坚壁清野导致难以获得物资,所以按兵霸上,等待周边麦子成熟收割之后军粮充足再进攻。结果秦人组织兵马意图包围反击,所以不得不退兵。

但是,真正的原因只有桓温自己知道。或者,还有一个人也是知道的,那个人名叫王猛。

在长安郊外驻军隔霸水而望长安的时候,桓温见了一个叫王猛的当地名士。桓温问王猛:“我率王师十万前来讨逆,为何只有百姓来欢迎,三秦之地的豪杰名士却一个也不来见我?”

王猛给了桓温一个坦率的回答:“将军千里而来,兵临长安,咫尺之间,却逡巡不进。百姓们不明白,豪杰名士们却明白,将军并无进攻长安之意,所以他们不来见你。”

桓温没有再问下去,因为他知道这个叫王猛的年轻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思。他当然不可能进攻长安,长安是氐族人建立的秦国的都城,他们的精锐兵马都在城中。自己攻长安得到的是什么?胜了,不过是一座城而已。败了,便是步祖逖殷浩等人的后尘,成为罪人。

他的北伐本就不是为了恢复故都而来,而是要向偏安东南的大晋朝廷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北伐增加自己的声望和实力。若长安城中并无多少兵马,可一举攻克,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动手。但眼前的长安,要攻下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桓温当然不肯和秦人鱼死网破,他要保存实力,要为将来打算。他的兵马都是外军,是他自己的兵马。攻长安损失太多的兵马,那是得不偿失之举。

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破羌人首领姚襄,攻克真正的故都洛阳。他还去拜谒了先帝的皇陵。可谓是威风八面,声望陡增。虽然他很快便放弃了洛阳退兵回国,恢复的大片土地也迅速失去,但是桓温的目标达到了。

在第二次北伐之后,桓大司马的声望和实力到达了顶峰,成为了大晋朝廷的中流砥柱,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自大晋南渡之后,由琅琊王氏和颍川庾氏掌控的大晋朝廷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便是他龙亢桓氏。

在经过近十年的经营之后,桓氏控制了荆扬两大江左大镇的军政之权。控制了荆扬两州,便等于基本上控制了大晋的命脉。扬州乃中枢所在,京城建康所在之地。荆州处于扬州上游,在战略位置上利于顺流而下入京。

《点击报错,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