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这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
张辽,字远,雁门马邑人,本姓聂,乃汉孝武皇帝时期,马邑之围的策划者聂壹的后人。
马邑之围嘛,结局大家都是知道的,大汉终究是功亏一篑,没能成功伏击匈奴,那么作为策划者的聂壹,既得罪了匈奴人,又没能在大汉这边立下功勋在雁门这个地方,大概率是生存不下去的。
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吧,聂壹之后,甚至可能是从聂壹本人开始,就改姓避祸,改为姓张了。
如果没有张辽在三百年后汉末横空出世,打下偌大威名,恐怕雁门聂壹这一脉,也不会再被人提起,从此淹没在历史尘埃里。
张辽少为郡吏,因勇力被丁原看重,召为从事,之后奉大将军何进指派,前往河北募兵,等到张辽募兵回来,何进已经被十常侍给害了,甚至董卓都已经进入了洛阳,把持了朝政。
这种情况下,张辽不得不听命于董卓,等到董卓失败后,张辽又跟随了吕布。
一直到曹操击败了吕布,张辽再次投降曹操,这才开始了张辽功成名就的一生。
降昌烯,破二袁,白狼斩踏顿。
定长社,战江东,合肥破十万。
数十年征战,无数战功,成就了张辽的一身威名,也给张辽带来了前将军,都乡侯的地位。
顺带一提,这个时候,即使是大魏的四征将军,也还是属于杂号将军,地位在四方将军之下的张辽就从征东将军晋升为前将军的。
再顺带一提,原本张辽也当不上这个前将军,但奈何前任前将军于禁这会儿在成都喝茶养老呢,以战功论述,连张郃都是左将军了,那张辽不当这个前将军,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再再顺带一提,上个前将军于禁,就是被关羽在襄樊之战的时候擒获的,如今张辽这个前将军,又是面对关羽,被关羽领兵逼入了绝境。
这个时空吧,真的,让某条穿越土狗给搅和的挺神奇的。
当然,如今的张辽,可没有这么多无聊的心思。
蜀贼八万余众围困邓县,张辽手头只有两万余人,纵是继续坚守,也不过是拖延数日这点时间,根本等不来曹丕的援军。
更何况,张辽其实很清楚,曹丕手头也没有现成可以支配的援军了。
但凡曹丕手头有援军,也不至于要自己尽快击破关羽,转道去支援长安,那自己也不用冒险采用跟关羽单挑的方式来决胜。
张辽很清楚,曹丕纵使能派来援军,也不过是几千人,对如今的邓县局势帮助不大不说,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因此,张辽需要拖时间,给曹丕足够的反应时间,去筹措兵员,选派将帅,前来支援宛城邓县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拖延时间的地方,根本守不住。
真正的决战地点,还是在宛城。
这一直都是张辽最终的战略目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死守邓县,只要在邓县拖延到足够的时间,就可以了。
而要拖延时间,靠着目前手上的两万三千余士卒,是不太可能的但带领少数兵马困守孤城,却可以做到。
这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兵力多了反而守不住,兵力少了倒是能拖延一段时间很奇葩的论断。
但在现实中,这却又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张辽率领的部队,毕竟不是大魏禁军那样的精锐,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人多嘴杂,军心浮动之下,想要彻底收拢军心,防守包括邓县县城在内的整个防线战场,势必力不从心。
这条防线,只要有一处被蜀贼突破,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得士卒们惧战怕战,士气崩溃后争相逃命。
相反,如果张辽舍弃邓县周围防御战场,只带领数千人马困守邓县孤城,把其他军心不振的士卒撤回宛城去,反倒可以在坚守邓县拖时间的同时,也为宛城决战保留足够的兵员。
只是这么做有个坏处——邓县是注定要失守的,这时候留在邓县的将军,注定是深陷绝地。
非大将,不足以守邓县。
而如今,能在蜀贼围攻之下,坚守邓县拖时间的人,除了他张辽外,根本没有第二个人选。
而张辽现在这种情况下,张辽有的选么?!
反正自己就剩下半条命了,就是丢在这个邓县也没什么值得惋惜的,相反,如果能靠自己的半条命,给大魏争取到十天半个月的喘息时间,让天子能调集兵力支援宛城,守住中原门户再加上自己最后的那封奏疏,张氏一门的未来,也就算是彻底稳住了。
故此,张辽在给曹丕写完最后的疏奏之后,立刻召集众将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