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错人了吧

诸葛亮和周瑜、鲁肃两人扯了老半天,后知后觉的张溪终于明白了,这些人到底在扯什么了。

他们在扯,孙刘联盟的这个盟约,到底以谁为主,又是谁应该占据主导位置,谁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这个事关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肯定要好好的掰扯一下的。

如果曹操赢了,那这个盟约自然毫无意义,但如果曹操败了,这个盟约的制定,就会显得非常重要的。

诸葛亮从一开始跟周瑜争论刘备是求救还是结盟,目的就是这个。

一旦让周瑜认定刘备是来求救的,那么战后救命之恩你得还吧,到时候江东就可以一口气吞下最大的战果,给刘备留点边角料都可以说是自己仁义待人,不亏待盟友了。

诸葛亮肯定不能同意这个条件啊,所以他坚持刘备有一战之力,双方是结盟,不是刘备势穷投靠。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诸葛亮和周瑜都心知肚明,对方肯定是要抗曹的,不可能会选择投降。

那么对两个人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当时敲定关于孙刘联盟的细节咯。

本来两个人扯来扯去,互不让步谁知道张溪突然抓住了周瑜话语中的一处不妥,说了那么多的狠话。

说真的,这个也不能怪张溪,毕竟张溪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这种舌战谈判的经验,而且诸葛亮在事前也没有跟张溪交代这方面的事情,张溪真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而且张溪本来就觉得《三国演义》里这段描写很迷,周瑜作为孙策的死党,也是第一个支持孙权,带领淮泗集团对孙权行臣子礼的人,他不可能会降曹的。

《三国演义》里非要安排臣武将连番试探,最后还要被诸葛亮激的下定决心这样能突出周瑜什么样的特质么?!

所以张溪看着周瑜和诸葛亮在刘备是不是求救的问题上纠结来纠结去的,实在有点忍不住,有这样的时间,互相坦诚一点,商量破敌不好么?!

周瑜也是一时失言,结果让张溪给抓住了一顿喷,喷的周瑜也是心里不好受。

虽然是用来讨价还价的,但是他说出孙权降曹可以获得封侯之位,这话他真的不该说。

一者对不起一直信任他的孙权,二者对不起已经去世的孙策真的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了。

所以周瑜认真地对张溪道了谢,谢谢他帮自己指出了这个失言。

但是该争取的还得继续争取,周瑜不追究刘备是不是求救,但转眼又说跟刘备结盟,刘备根本帮不上忙。

而这个时候,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显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了这亏得是周公瑾雅量高致,换个人,说不定让那个张元长一番话,就把孙刘联盟给毁了。

张溪也是后知后觉的察觉到自己差点坏事,当下不敢再说话,看着诸葛亮,鲁肃,周瑜三人唇枪舌剑。

鲁肃也是忙,一会儿要帮周瑜争取江东的利益,一会儿又要帮诸葛亮劝说周瑜,促进孙刘联盟的达成那个累啊。

最后,三个人你来我往的说了一个多时辰,大概形成了一个框架,诸葛亮这才带着张溪告辞离开。

一出了孙权别院的大门,诸葛亮看着情绪有些低落的张溪,笑着安慰道,“元长适才言语虽有不妥,但也帮了亮大忙,使得周公瑾不再回避抗曹。至于失言之处,周公瑾素来雅量,当不会与元长为难,元长不必过于自责。”

张溪默然不言,他知道这是诸葛亮在安慰自己,但张溪也有自己的原则——是自己的错,自己就得认。

因此,回到馆驿后,张溪还是乖乖的跟诸葛亮当面认错。

诸葛亮倒也不以为意,继续宽慰了张溪几句。

毕竟张溪还年轻,他在张溪这个年纪的时候,考虑事情也难免不周全。

关键是张溪自己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也肯认错,这个品质,就比很多人要强,再锻炼上几年,就能担当大任了。

不管怎么样,这次面见周瑜,诸葛亮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隔天一早,周瑜前往面见孙权,并且在军议上,力陈出兵抗曹的理由。

简单来说,就是当着武群臣的面,给孙权算军事账,让孙权意识到,曹操没有八十万大军,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前面诸葛亮帮孙权看清了自己投降的后果,后面周瑜告诉孙权,咱们打曹操能赢这样孙权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今年26岁的孙权,可不是没有自己主见的黄口小儿,也不是没有进取之心的庸碌之主,他当即决定,联合刘备,出兵抗曹。

当即拜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由周瑜统领江东水师三万,陆军两万,起兵抗曹。

这已经是孙权现在能掌控的所有兵力了。

而孙权也担心这些士卒不够,因此他表态自己会在柴桑继续组织援军,也就是说服江东世家出兵,统兵作为周瑜后援。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吾,吾当与孟德决之。”

孙权这句话,说的相当有气势,也让周瑜很感动。

《点击报错,无需注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