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食疗是与非

荣管家敲敲善和堂的门。 姜南抬头,紫袍白髯,是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相貌颇慈和,后面跟着两位年轻仆从。姜南笑道:“老丈请进,老丈是看诊还是抓药?” 荣管家笑道:“小娘子,我家主人着某再买些安眠的药材。” 再买些?难道是之前的病患? “请问老丈,令主翁怎么称呼?” “便是本坊吏部沈侍郎府。” 姜南抬眉,笑一下。这些天光忙着端午,忙着义诊,不觉时间飞快,那位沈府五郎原先开了大半个月的药,已经都吃完了。 “不知五郎病情可有好转?” “已然好转不少,自那日女郎来过后,阿郎给断了酒,着其不准晚归,再没有出现呕吐下泄的症状,只是夜间还有些不能安睡。” 姜南仔细听他讲述病症情况,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一处。若只是不能安睡那便有两种情况,一是伤了脾胃又遇炎夏为生理上不适;二则心事还没有释然乃心理原因。 姜南微蹙眉,不知这沈五郎缘何不亲自前来,或者遣人让自己过去,这番操作倒是让姜南摸不到症结。 略思索:“依老丈之言,或可用食治之法。”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来调节身体功能,使身体愈疾防病,获得健康的一种方法。 说是‘食治’,其实本朝并没有这种叫法。这个时候,只有医药学大家孟诜著《食疗本草》,明确了动物脏器的食疗功效。如牛肝治痢,牛肚主消渴,牛肾主补肾,羊肚主补胃病虚损止虚汗,羊肝性冷治肝风虚损,猪肾主肾虚,猪肠主虚渴,猪肚主暴痢虚弱等。 至于食治什么时候闻名,什么时候‘人人习以为常’姜南便不得而知了。 姜南只知荣管家是沈府的仆从,不知他久不做这些采买的小事,笑问:“老丈可否将近日五郎所食告知儿,儿好就这食谱做调整。” 荣管家略沉吟:“晨间还是放了胡椒的羊肉汤饼与索饼,吃时鬓角有些冒汗,午食是青荠汤饼就清可见底的鸡汤,晚食还是我们长安的冷淘配虾子或鳜鱼,清淡干爽。” 姜南含笑听完,沈侍郎家菜品竟这般丰富,早上踏过西北草原见牛马奔腾,午间流连江南水乡新秀恬淡,晚食又回到长安外加浓油赤酱。 “饮食之道,贵乎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姜南前世也曾被美食杂志熏陶,做饭的功夫算不上多好,评说却是一流:“早上饮食辛辣,油腻者多会‘膏粱厚味’,晚间吃冷淘,再美也少些爽快,此因时而异也;强健身子吃冷淘与肝脾皆伤者同食,恐怕色香味领略俱不相同,此因人而异也。” 几句话将普通饮食拔高到理论层面。 荣管家久不来街市,不知一个小小医馆,花季女郎有这么多妙语。 便笑问:“请小娘子赐教。” 姜南点头,回道:“善养性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1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养生的人,食物不宜过冷和过热。饿了才吃,渴了才喝,吃饭要次数多而食量少,不要一次吃得多,否则难以消化,要经常使自己有饱足中略带饥饿的状态。 荣管家是世家老仆,很读过几卷,交谈几句,对姜南的观点赞不绝口。 原本沈侍郎点名让他亲自前来医馆,他还有些疑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让家主人不悦,不想来此一趟受益匪浅。 回到府里,荣管家去房禀告主人。 沈侍郎点点头,道声辛苦,就按医馆姜小娘子所述,便不再说什么。 姜南送走荣管家,又送走一波一波看诊抓药的人,终于在晚食上桌前歇下来,开始琢磨铺面扩张的事。 若不是张娘子说,姜南总要等到明年元正之后,再考虑或买或再租一间屋面的事。但这会张娘子有意,且又临近善和堂,最重要的是价格合适。 直接扩大店面也好,好不容易做出点名声,能不搬地方最好不搬地方,祖母年纪在这,搬家本就是最累人的事。 张娘子的店铺约莫四十平方左右的样子,后面三间屋舍,一个小院,比善和堂更宽敞些。总价八万钱,若是当初刚来这异世界,姜南还不能保证可以劝动祖母,如今却轻轻松松。 当然,这跟自己买的宅子小、位置偏也有关。那些为官做宰的人,讲究花销与排场,至少也要买十几间屋,前后两进院子,位置必须在东西市南北两个坊之间,自然价格也就翻了番。 身在官场自然花销大,一个九品的京兆录事,月

俸一万多钱,估计也能花掉一万多钱,赚钱不易,攒钱更难 姜南请祖母去隔壁张娘子的铺子里看看,张娘子是个讲究人,那地上是铺了地砖的,主屋配置的床榻和橱柜,擦拭地一尘不染。 最让祖母喜欢的是,张娘子后院有一颗葡萄藤爬满的凉亭,眼下也结了很多葡萄,翠绿翠绿的。若是夏日屋里热睡不着,拿着蒲扇点盘香,在这凉亭里也能一夜安睡。 “等张娘子搬走后,咱们就把两边打通,铺面一半用作看诊,另一半砌墙做隔断,每间隔断只需要一张睡榻与一个桌案大小,后院还可以腾出两间做房。” 祖母对自家孙女越发佩服起来,三娘真是说道做到,早先说要置业扩大善和堂,这么快就买屋舍了。 祖母又欣喜:“我们这回也有自己的大铺子,省得看世家贵人们的眼色,她们对着官高爵显那般客气,对三娘却冷淡得很,当真以为我们看不出来。”说到后面意有所指,竟开始愤愤不平起来。 姜南哑然失笑,人家就是怕你看不出来呢!人世家女就连婢子也一个个趾高气昂,养尊处优的,堪比《红楼梦》里的鸳鸯,虽为奴仆,却是大丫鬟,是众人都不敢小觑的姑娘。 也庆幸那日祖母不在曲江畔,没见到姜南被苏悦婢女质疑的场景,若是见到了,指不定比姜南更加愤懑。 回头见祖母,已经乐呵呵盘点铺子里的药材了。 “正好赶上夏天,药材晒干了分类存放,也能留存更久些。” “阿婆急什么,切得等些日子,张娘子搬了家,这两边还得重新收拾过,才好搬呢!” “阿婆就是高兴,提前张罗着。” 高兴好,姜南自己在那琢磨,店面既然扩大了,只有两个人,势必忙不过来,还要再添些人手。

《点击报错,无需注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