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子和说:为了有个仪式感。仪式感就犹如生活的调味料、情感的催化剂,它让平庸的生命显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
从表层看,仪式感仅仅是一个简单程序,但其内涵却非常深厚。
仪式感中有极其浓厚的敬畏感。
仪式感是传统节日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和骄傲。
中国传统化讲礼,即礼仪。
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忌做什么事,规定得清清楚楚,每一套程序,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
规范、严格的仪式,都形诸于外的礼,是通过规范过节的行为,把道理融入到生活中。
敬畏是节日的灵魂。
有了仪式仪规,有味道的节日才有一半,还需要有敬畏感,这节日的味道才真正浓起来。春节的一切仪式和规范,其根本出发点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
祭祖后方可贴春联,过春节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怀念,并希望祖先佑护后代之意;奉祭诸神,祭神后方可行动,都是表达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设置种种禁忌,从另一方面强化这种敬畏,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予以惩戒。
这种精神惯性一旦固定成型,人们对传统化就少有轻视,多有敬重,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应当以尊敬之心面对传统节日、以虔诚的态度迎接传统节日、以学习的目的庆祝传统节日。
仪式感中有温厚淳朴的传统价值。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
“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用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
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
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节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化记忆中失落。
继承和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
过去“真竹”着火爆之即为“爆竹”,如今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
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载体。
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全家福,同样定格幸福团圆。
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化追寻和情感慰藉。
事实上,传统节日里那些代代相传节俗,往往都能沉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焦躁无序的生活中找寻到片刻安宁之地,收获内心的小美好,其中也承载了祖先的优良的精神传承。
仪式感中有中华特色的精神追求。
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在于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
而任何幸福与分享,都需要时间来保证。
所以春节成了一个立体的、连续的大年节,一般认为它从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才结束。
从岁首新年祭礼的上古时代到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过年这个节日被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着。
在这个绵延不断的链条中,过年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过年的诸多精神内涵却一直传承至今。
我以为,主要体现在:让我们守护一颗感恩心。
通过祭神祭祖,感恩天地护佑、祖先保佑,让我们在“衣食住行用”得到了收获。
让我们尽享一种团圆之乐。
通过亲人团圆,尽情释放在“仁义礼孝和”方面的心理需求,享受天伦之乐。
让我们憧憬一个希望之梦。
通过贺春庆典,让我们于欢乐中憧憬在“福禄寿喜财”方面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在这种仪式感中,守望亲情,犒劳乡愁,放松身心,积蓄能量,新年再出发。
民俗是一种亲和又美好的生活化和生活情感。
它是一种朴素的“仪式”,它不像宗教仪式那样严格规范,却由衷地发自内心。
它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内涵和情感内涵,是化自信、“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记得回家的路,忘不了乡土的味道。
周浩然大笑:说得好啊!
章忠栋说: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心理层面的需求。
我们需要一个独立于现实生活的空间,让我们找到集体归属并卸下严肃、官方的面具,单纯地享受快乐。
偶尔把内心的孩子气释放出来、以开玩笑的口吻把积在心底的压力释放出来,在节日结束后再做回那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回归茫茫生活。
肖雅笑道:纪念性和人为性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