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嘴凑上去,欲吻,她机警地偏了头。
我喃喃自语:拨格格,我真的受不了了!没有别的,只想吻你一下!斳
格格猛然挣脱开来,取出一封信:拨天,竟是妻子给格格的信!斳
拆看:拨……他是一个我情种,也是个善良的人,也有理性。一旦他发了疯,格格你便叫他想想豆浆包子寓言的意思……斳
我惊问:拨她一切都知道了?斳格格点了点头。
从此,格格来到我住处,只借,然后小坐30分钟,丝毫不差。
这时,我终于明白豆浆包子的含义了!
附录:
【帛本】: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通行本〗: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大义】:《道德经》前基本阐述了万物本无美丑善恶,它们皆由“道”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圣人(可理解为人群中的大智慧者)是不会违背自然、改变自然的,圣人不会让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只会遵循自然之道,拒绝一切人为干涉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语言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其所指与能指往往存在巨大的偏差,因此,不要尝试用语言去概括事物的特性,要学会利用上述方式,多一些角度和维度去观察事物,以期完整把握事物的各种属性。
圣人都是用这种方法去教导学生与人民的!“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而第一次出现在《道德经》里,就是这一句。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去做有违天道的事。那么,什么是有违天道的事呢?环顾大自然,我们就能轻松明白:大自然早为万物安排好了所需的一切,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平衡当中,而只有人类,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工创造出了各种工具,发展出了所谓明,从而于万物中突显而出,一跃站到了生态树的顶端。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前方已没有路了,但人类却再也退不回去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阐述】:“无为而治”是老子被世人严重误解与低估的思想。
主要的误解来自于对于“无为”的理解,而我对于老子“无为”思想的总结5就八个字:馈于自然,拒绝人为。看起来非常反动是吧,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反例——汉朝建立之初,国家甚至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社会经济极其破败,汉高祖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围困也只能选择屈辱的和亲。这时,国家采取了黄老思想的道家治术,既以黄帝和老子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景二帝轻徭薄赋,劝农劝桑。汉帝甚至在帝二年十二年减田租税一半,在景十三年下令免除一年田租。同时,景二帝都十分重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上行下效,全国的官吏都变得节俭起来了。
重视德治和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不扰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景之治”是:“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唐高祖李渊为唐朝制定下了尊祖崇道的国策,在这个国策下,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尊崇道教,同时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
唐朝采取了三省六部制来分离皇帝的权利,避免政令出错,唐太宗规定自己的诏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的不慎重决定。
同时唐朝采取了道家思想的慈悲心态,减轻了刑罚,同时进行劝善。
唐太宗放三百九十个死囚回家过年,让他们第二年秋天再来,结果到了第二年没人监督,死囚都赴约回来了,于是唐太宗就赦免了这些死囚。
后世明太祖朱元璋评价“贞观之治”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无为而治”的典型治世“景之治”与“贞观之治”。
又说“康乾盛世”也是一例,但我个人以为,康熙帝还是发动了太多的战争,不在“无为而治”之列。
本句中,帛本与通行本仅有一字之别,前者为“居”,后者为“处”,意思差别不大,“居”字含有“处”的意思。一点点微小的差异在于,“居”字的6古字是“踞”,甲骨、金中,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是“蹲着”。而蹲着就是这一点点差异了,它代表的是一种谦卑的态度——“居无为之事”,应该更符合老子的思想。
另一个颇有意味的就是“不言之教”了。
人类“轴心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800——公元前 200 年间,人类明最重要的三个分支,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摩尼,古中国有老子、孔子。
他们不仅出现在同一个时期,而且,居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言之教。
苏格拉底的思想见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记录,着名的《对话录》;释迦摩尼的思想亦由弟子阿难所记录;孔子的主要思想载于《论语》,也是弟子们所编录而成;老子的《道德经》仅 100 言,为关尹喜强逼而留,否则,老子应该也是不录一字而入函谷关的。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位大哲,都是“不言之教”的倡行者,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这里,要说回“名,可名,非恒名”了。语言是不可能完全覆盖一个事物的,当你试图用语言去描绘或定义它时,就意味着该事物部分信息之丧失。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语言让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也是语言引领人类进入明的。但是,所谓“所有的进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语言虽然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靠语言字传承的人类明,是建立在一个有重大缺陷基础之上的大厦,每一代人削弱一部分信息,这样,离事物的本源就会越来越远,后人得到的难免都是错误信息,这就是明发展的悖论——从一个看似光明的出发,却最终难逃整体灭绝的命运。
比如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世通行本《道德经》,与竹简本《老子》早已大相径庭,那么,它离真正的老子思想,又会有多大的距离呢!
佛祖释迦摩尼留下的“拈花微笑”之典故,亦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记录: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另外,我在今人的中看到佛祖的这么一句话:“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讲法,如掌上叶”,读经不多,我一直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也可能是今人杜撰,但我却喜欢这句话的生动与博大,所以还是摘录了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想,不着字、不言之教,应该是为了完整保留宇宙与世界真相的最佳选择吧——拈花一笑,会心自知;以此传承,世人得渡。
【翻译】:所以,世间有大智慧的人总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他们不做那些超出自然馈赠而欲赢得更多资源的事,也不试图用言语去描述万事万物,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能让世人从中参悟天道,以此教化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