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多用途

九月二十二日,顾祝同率领的第六舰队首次攻击了波多黎各。

只是,这次出动的全是舰载战斗机。准确的说,当时四支战斗舰队里的十二艘舰队航母上搭载的全是战斗机!

这是顾祝同特意做的安排,为此还让鲁志刚不得不从第三舰队抽调了近七百架战斗机给第六舰队。

全部搭载战斗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即不再需要为攻击机群提供护航掩护了。

当然,前提是所有的战斗机、至少是半数以上的战斗机具备对地攻击能力,能够携带炸弹、火箭弹等弹药攻击地面目标。

显然,对中国海军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海鹰”本身就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多用途战斗机,除了具有极佳的空战能力之外,还能携带五百公斤级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其后期改进型,还在机翼下增加了八个挂架,总共可以挂八枚大型火箭弹或者是十六具火箭发射筒。如果用来攻击装甲目标,这些火箭弹有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海鹰”的续航力也非常突出。其后期改进型,在携带一枚五百公斤级炸弹与八枚火箭弹的情况下,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作战半径达到了六百公里,如果中途扔掉炸弹与火箭弹执行空战任务,作战半径还超过了六百公里。显然,这已经不比当时大部分的舰载轰炸机差了。

取代“海鹰”的“海雕”,也是一种出色的多用途战斗机。

事实上,在研制“海雕”的时候,海军就提出,希望这种战斗机的最大载弹量能够达到一千公斤,即与f当,能够在携带一枚五百公斤的同时携带八枚以上的火箭弹,或者是在机腹挂架上挂一具大型副油箱。在翼根挂架上各挂一枚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在机翼挂架下则挂八枚以上的火箭弹。

显然,这种挂载配制就是为了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更重要的是,“海雕”的续航力比“海鹰”还要出色。

在以最大载弹量起飞的情况下,即便不挂副油箱,其对地打击的作战半径都超过了八百公里,而在挂上一具副油箱的情况下能够超过一千公里。而在挂上大型副油箱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更是接近了一千五百公里。

当然。绝大部分时候,要不了这么远的作战半径。

在第六舰队里面,“海鹰”与“海雕”各占了一半。

不是顾祝同不想要更多的“海雕”,而是装不下那么多。

主要就是,为了获得突出的性能,“海雕”比“海鹰”大了一整圈,不但因此配备了输出功率高达二千四百千瓦的二十六缸星型风冷发动机。还导致占用了更大的面积,也就使得航母的搭载数量大幅度降低。即便折叠主翼,“海雕”占用的甲板面积也比“海鹰”搞出了将近百分之五十。虽然工程师想出了很多减少占用面积的办法,比如主翼的折叠方式就是旋转九十度之后向后折叠,与机身保持平行,但是仍然显得过于庞大,使得“白起”级最多只能搭载八十架这样的战斗机。这还是极限,而不是正常搭载水准。也就是说,在搭载了八十架“海雕”的时候,“白起”级舰队航母的甲板作业效率将低于正常水平。使得舰载机的出动速度受到影响。

也正是如此,顾祝同只能让“海雕”与“海鹰”混搭。

当然,这也与“海雕”的产量有关。

过于庞大的机体,加上采用大量先进设备,“海雕”的造价几乎是“海鹰”的三倍,昂贵得让海军差点买不起。

要知道,早在一九四五年底,“海雕”就开始进行海军的验收测试。而在以往,这最多只需要三个月,然后就会正式量产。结果。“海雕”的测试进行了大半年,直到一九四六年的第四个季度。海军才下达了量产订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雕”过于昂贵,让海军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了很久。

迫使海军决定采购“海雕”的主要原因不是价格降了下来,而是实战中,中国海军遭遇了性能先进的美军战斗机,特别是51d,让“海鹰”在空战中很难占到便宜,因此海军需要更先进的舰载战斗机。

也正是如此,“海雕”的采购量并不大。

主要就是,在实战中,美军51d机群的表现并不出色。凭借着飞行员素质优势,中国海军依然能够用“海鹰”掌握制空权。

事实上,舰载航空兵部队对“海雕”的认同度也不是很高。

虽然“海鹰”是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量产最多的舰载战斗机,从美国参战开始,就一直是主力舰载战斗机,而且进行了好几次大规模改进,在一九四五年生产的“海鹰”与四年前生产的已经截然不同了,零备件的通用率还不到百分之五十,连发动机都更换了三次。这些改动,给后勤保障制造了很多麻烦。比如在很多时候,快速战斗支援舰就得带上好几种不同批次“海鹰”的零备件,而且在提供补给的时候,还得搞清楚各艘舰队航母上搭载的是哪种型号的“海鹰”。如果一艘舰队航母上有两种不同型号的“海鹰”,航空勤务人员就得在维护的时候万分谨慎。主要就是,有些零备件的差异非常小,甚至无法用肉眼分辨出来,只要装错了就肯定会出大问题,甚至会导致机毁人亡的恶故。但是对飞行员来说,这些差异跟他们基本上没有关系,因为维护工作与他们无关,而各个型号的“海鹰”的基本操作特性并没有明显区别。

《点击报错,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