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王全把十个金元宝拿出来放到桌上,赵言眼睛都亮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下子赵言终于对一百两有了实感。
金元宝每一个都圆鼓鼓胖乎乎的,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赵言真的移不开眼睛。
以前他母亲最爱就是买各种黄金首饰,他以前还觉得俗气来着的,现在他啪啪打脸了。
这哪是什么俗气啊,这分明是贵气好吧。
果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唤醒对黄金的喜爱,赵言也不例外。
王全指着那些元宝,“赵公子,这就是一百两了,跟你和掌柜的谈的价格一样,你现在可以数一下,至于你背篓里面的药材,我已经算好价格了,总共是二两八钱,那跟这一百两比起来是散钱,待会回到店里我再拿给你可好?”
赵言连连点头,他已经被这十个金元宝迷了眼,那二两多的银子他现在没心情管,反正跟回春堂做了这么多次生意了,这点信任赵言还是有的。
知道今天卖人参肯定能赚笔大钱,但是赵言也实在没想到能赚一百两啊,他以为最多五十两呢,结果直接翻倍。
人生果然处处是惊喜。
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钱袋,把十个金元宝挨个放进钱袋里,接着双手用力把袋口收紧,直到里面的金元宝漏不出一点他才放心。
看赵言收好了钱,王全便领着赵言原路返回到店里。
这次依旧是王全在前面走着,赵言在后面跟着,唯一跟来时不一样的是赵言怀里多了个圆鼓鼓的钱袋子。
等到把最后的二两八钱结清,时间已经接近正午了。
因为钱袋子过于显眼,赵言便把钱袋子放进了背篓里,拿原本用来盖药材的芭蕉叶盖住,一点痕迹都没漏出来。
应该谁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简陋的背篓里居然藏着巨款吧。
拿到了钱赵言就开始考虑这些钱要往哪处花,第一个他想到的就是存粮。
目前的粮价依旧是十钱一斗新米,现在是夏天距离秋收其实并不远了,赵言这次并不打算从粮店购买大批粮食,虽然他现在有这个经济实力,但是粮店价格还是有些虚高了,她不愿意吃这个哑巴亏。
他打算到秋收的时候直接跟村里相熟的人直接买粮就行,这样也不用被粮店中间商赚差价了,和村里人买粮的价格就定在粮店收粮价格和卖粮价格之间,这样不管是买方跟卖方都不亏,反而还觉得赚了,而且在村里买距离比较近运送粮食也更方便。
今年因为刚刚断亲他们家没有田地,所以才需要一直买粮。
现在手头有钱了,赵言还打算买水田,买个三亩水田就好,这样他爹娘就有事可干,天天闲着他们不说赵言也知道他们心里是非常不安的,他们的观念就是农家人是一定要下地的,不下地他们心里慌。
三亩水田种起来也不算辛苦,这让他爹娘心里有了底,他们家也不用那么频繁买粮了 ,这样也更节省生活成本。
现在的水田是一年种一次只收一回,一亩水田能产两石左右的粮食,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斤,那么三亩水田差不多有七百二十斤。
别看这斤数听着挺多的,到时候还要减去赋税的四成,到时候估计就剩下四百多斤而已,这还是未去壳的重量,等米去了壳到时候重量只会更轻,剩下的米只够他们一家四口将将够吃一年而已。
到时候估计还要买粮呢,毕竟赵言想一天三顿都吃大米饭。
赵言还计划买两亩旱地,种些番薯小麦大豆来丰富一下他们家的餐桌,到时候等养了猪仔,番薯还能拿来喂猪让猪长膘,这样猪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现在赵言已经没有想着捡起自己的老本行当个大夫了,这个时代对成为大夫的要求过于苛刻。
赵言没有什么强大的家世或者是钞能力,他没有门路成为大夫。
现在只能利用自己的一些知识采药材卖药材维持生活,但赵言心里也很清楚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尽管他背靠大山,里面有数不尽的药材资源,但是毫无节制地开采这些药材,那么终有一天会被采完,到时候他又要靠什么来生存呢?
赵言不喜欢走被牢牢限制住的路,他更喜欢尝试多种路。
不多走几条路,哪里会知道哪条路更适合自己 。
既然现在生活在小山村里,那就从最基本的做起,那就是发展多样式的农业。
现在黎国的农业还十分落后,粮食产量不高,百姓绝大部分都吃不饱肚子,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就需要改变一下。
赵言是学医的,农业他并不懂,他既不能研究出更优良的种子也无法发明效率更高更好的农具。
他只能利用自己上辈子的所有知识,搞些其他的。
现在人们餐桌上菜的种类并不丰富,甚至到了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菜都种不出来,很多人只能吃萝卜,吃一个冬季的萝卜赵言觉得人都要吃出一股萝卜味了。
马齿苋他当时只吃了几天他就腻的不行了,那么这长达几个月的冬季他绝对接受不了只吃萝卜。
因此赵言打算在冬季搞些新鲜的蔬菜,温室大棚种蔬菜赵言早就听过,但是他并没有实操过,他打算冬天就模拟这个种蔬菜,没有经验他也不担心,反正一切都可以试试,他就拿出以前搞医学研究的毅力来,不信这个冬天种菜他还搞不出来!
在冬天搞新鲜的蔬菜,赵言一方面是为了造福自己的嘴,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割富人的韭菜。
每个时代财富往往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尽管赵言所在的溪水镇还非常贫穷落后,依然还是存在着少数的富人存在。
这群富人正是赵言的目标客户群体。
喜欢穿成农家子,我把家带旺了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子,我把家带旺了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