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会的祖父祖逖和曾孙祖冲之都是历史人上的正面人物,那他岂非祖家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对这样的重要人物,范二是不会将他因为好奇和嫉妒而做出的小动作放在心上的,所以对于祖昌在课堂上的小插曲并未放在心上。
令范二没想到的是,祖会竟在第二天亲自找上门来,并向他致以诚挚的歉意,他也因此对他们父子给了更高的评价。
除此之外,学校里倒没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非得说发生了什么的话,或许范二将黑板和白色粉笔发明出来算是其中一件吧?
早在京城的时候,范二便发明了白板,给他们上术算课时用的是毛笔在白板上写;但自从水泥在三江源投产之后,石灰这种衍生品也被烧制了出来,白色粉笔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除了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外,范二在学术上的剽窃大业也有了重大的成果。
他先是将西方的加减乘除及等号的写方式带到了课堂上,而后又提出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事实上,早在汉朝时便出现了“句读”,也就是“逗号”和“句号”。
但除了这两个符号外,范二还有很大的剽窃空间,比如说用“?”表示疑问或反问,用“!”表示加强语气,用““””表示引用,用“、”表示停顿,用“……”表示省略……
范二将自己的剽窃成果提交给范宁之后,理所当然得到了后者的赞叹和表扬。
为了加强学术上的话语权,范二又对范宁指出了翻译甲骨的基本方向,后者对他的理论再次惊叹起来,并且以此为经验着手对《竹纪年》开始了翻译工作。
范二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有种不忍直视的忧虑。
《竹纪年》又称《汲冢》或《汲冢纪年》,是春秋时晋
国和战国时魏国的史官编撰的一本编年体通史,出土于大概是在一百多年前,是被盗墓贼从魏安厘王的墓中挖出的。
《竹纪年》所录与《史记》所述的不单内容不同,三观亦不同。
《史记》记载的“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散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
《竹纪年》记载的却是,“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太甲在七年后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
范二仿佛看到了,范宁将《竹纪年》翻译出来后苍白的脸色……
此外,由雷恩加尔主持的玻璃工艺品的制造也有了很大进展,他带着扶余清慧等人,仅仅用了三天就制造出二十余块四尺见方的玻璃镜子;各种玻璃杯、酒精灯、试管等物,也是一应俱全。
三天之后,雷恩加尔便带着助手前往三江源,并在此正式将玻璃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
此时三江源的各种产业也步入了正规,水泥正在以每天平均两窑的速度被生产出来,专注养殖业的人也收购到了上千只鸭子;捕虾队也走上了正规,二十个人大概可以做到每天捕捞一千斤的鱼虾。
与此同时,苏园货运队正式挂牌,甘纯也带着雷恩加尔制作的玻璃工艺品驾船前往寻阳。
随后进行的,便是刘穆之主持的第二楼奠基工作了。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在刘穆之开始带着雇佣来的两百多人挖地基的第三天,天空中便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今年的第二场雨。
这场雨一直下了八天,直到时间进入三月之后,天气才变得晴朗起来。
连续八天的雨,对水泥和玻璃的生产还是有很
大影响的,三江源的总负责人周如海早在前几天就开始频频向范二报告,——三江源的料出现了断档,要是在继续下雨的话,水泥和玻璃恐怕就要停产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范二当即做出了重要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补充料!
上哪儿补充这料去?
除了花高价到豫章城中收购外,扶余清慧实在想不出别的途径了。
问题是,一担柴要花费多少?烧出来的水泥才值多少?
正在范二和扶余清慧等人愁眉不展时,天空却突然放晴了,这倒是让他们彻底松了口气。
清明的时令,也在这突然到来的晴天里悄然而至。
赶在清明节头里的,便是寒食节。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
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由此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起新火,称改火。
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