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章 刘邦在楚汉战争取胜

1. 政治策略方面:

- 争取民心:刘邦入关中后,深知得民心的重要性,迅速废除了严苛的秦法,与百姓“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种简洁明了且宽厚的法令让关中百姓深受感动,纷纷拥护刘邦,为他日后在此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项羽生性残暴,无论是对关中地区还是对齐国等地多有“烧杀抢掠”之举,失尽民心。

- 政治理念灵活:刘邦的政治理念较为灵活,在分封问题上,他顺应当时的形势和诸侯的期望,愿意分封诸侯以获取他们的支持。比如韩信请封齐王,刘邦虽有不满,但权衡利弊后还是同意了,这使得他能够团结各方力量。相比之下,项羽在政治上较为固执,坚持自己的霸王地位,对诸侯的分封和管理也较为强硬,导致诸侯对他心生不满,纷纷倒向刘邦。

2. 用人之道方面:

- 广纳贤才:刘邦善于用人,能够吸纳各种人才为自己效力。他麾下谋士如云,有张良、陈平这样足智多谋的人出谋划策;武将如韩信、彭越、樊哙等能征善战,为他冲锋陷阵。刘邦能够识人之才,用人之长,使其各尽其能。例如,韩信在项羽麾下不受重用,转投刘邦后,刘邦拜其为大将,韩信得以施展军事才能,为刘邦屡立战功。

- 用人不疑:刘邦对部下给予充分的信任,能够放手让他们去发挥才能。例如,陈平初投刘邦时,因其个人品德问题遭到周勃、灌婴等人的质疑,但刘邦力排众议,重用陈平。这种用人不疑的态度让部下对他忠心耿耿,更加尽心尽力地为他效力。

3. 军事指挥方面:

- 正面牵制,开辟第二战场:刘邦在军事上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本人率领一支军队正面与项羽对峙,在荥阳-成皋一线反复拉锯,吸引了项羽的主力部队。同时,他派遣韩信带领另一支军队跨过黄河,执行战略大回环,依次降服魏、赵、代、燕、齐五国,攻城掠地,从侧面和后方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这种战略布局使刘邦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 灵活应变:刘邦在战争中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战术。例如,在彭城之战中,刘邦虽然初期取得了胜利,但面对项羽的回师反击,他能够迅速组织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之后,他又采取坚守城池、消耗楚军的策略,与项羽长期相持。

. 经济后勤方面:

- 拥有稳固的根据地:刘邦抢先占据了关中地区,这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中心。关中地区为刘邦提供了充足的兵员、粮草和物资支持,成为他坚实的后方根据地。相比之下,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地理位置较为暴露,易攻难守,且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资源储备不如关中。

- 后勤保障有力:刘邦有萧何这样杰出的内政人才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萧何善于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粮食、物资和兵员补给,确保了刘邦军队的后勤供应。即使在战争中遭遇失败,刘邦也能迅速得到补给和恢复,重新投入战斗。

5. 外交手段方面:

- 建立联盟:刘邦善于联合其他诸侯势力,共同对抗项羽。他通过外交手段,与赵国、齐国、燕国等诸侯国结盟,形成了强大的反楚联盟,使项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例如,刘邦派人策反英布,成功地使英布背叛项羽,加入到自己的阵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 分化敌人内部:刘邦还采取了离间、收买等手段,分化项羽的阵营。陈平用“黄金四万斤”对项羽阵营进行渗透,导致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被离间,失去了得力的助手,这对项羽的决策和指挥产生了重大影响。

《点击报错,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