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战场,连续两次大战后,战线短暂的陷入了平静。
差点死在略阳战场的曹洪,这次也没有再冒进的再发动进攻,甚至曹仁那边,也没法苛责自己的亲弟弟战败。
再一个,略阳战场的曹军,在这段时间内的攻防中,损失了一万多的兵力,暂时也无力再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因此只能被动的转入对峙的局面。
其他两个战线上,郭淮进攻张飞和魏延也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相反,还被张飞和魏延两人联合起来,差点给按在地上摩擦。
张飞之前屡次败给郭淮,不是郭淮有多强,纯粹是张飞手里的兵力不足。
现在张飞得到了援军兵力补充,在差不多兵力下面对郭淮,又是防守方,郭淮根本拿张飞的防线没有任何办法。
再加上张飞的作战特点,肯定不会安静的坚守一处,时不时的会出营作战,又有魏延这个喜欢冒险的家伙帮衬这条战线,与其说是进攻和防守的对决,倒不如说是双方在野战决胜。
郭淮一人面对对方两员名将,能讨到好才怪呢。
一个魏延就够郭淮消停的了,更何况还有一个老牌名将张飞!
张飞这个人,还真的是跟一般的名将不太一样。
别的将军,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力值可能会减弱,年纪越大,就会下意识的减少亲自上阵杀敌的次数哪怕是关羽,这些年也都是指挥作战居多,不太会亲自上阵杀敌了。
但张飞似乎不符合这个规律,还是跟以前那样喜欢亲自上阵杀敌,最要命的是,这个张三爷,依然是那个无人能挡的万人敌。
要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一介莽夫嘛,郭淮也不是没有办法应对张飞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张飞的智力似乎也一直处于一个持续增长的阶段。
时不时的冒出一个鬼主意的,闹得郭淮有时候都要上当,如果不是郭淮本身的能力不低,上过一次当后小心谨慎了不少,说不定还要吃更多的亏。
但不管怎么说,张飞这边,郭淮一个人面对两个名将,表现的是最为吃力的。
至于曹仁亲自指挥的中线部队,对上了刘备亲自指挥的中军,双方倒是打的有来有回的。
一方面,曹仁的能力不差,也算是一员名将。
另一方面,刘备这边的顾虑太多,作为全军的主心骨,刘备这边绝对不能输,因此哪怕有法正和庞统的帮忙,刘备这边打的也比较束手束脚,不求大胜,只求不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倒是中路的曹仁打的还算顺手,双方有来有回,互有攻守。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来到二月份上邽旁的渭水终于彻底化冻,只要等到春汛一过,那么从长安运往上邽的粮草,就可以走渭水水路了。
曹仁将不会再受到后勤压力的限制,既不用每天限定粮草消耗,也不用急着击破眼前的刘备军了。
你不好说曹仁这么着急发动对刘备的进攻,是真的想要击败刘备军,还是想要消耗己方的一些士卒,降低后勤压力但不管怎么说,曹仁也暂时撑过了自己最艰难的时刻,只要坚持三月初,长安那边应该就会从水路大量运粮来上邽,再也不用通过崎岖的山路运粮了。
既然后勤没有太大的压力了,那么曹仁也没有太大的必要,非要寻求跟刘备决战的机会虽然没有退兵固守,但曹军现在在西线的攻势,确实暂时减缓了下来。
现在的西线战场,曹军还有八万人左右的守军,而刘备军这边,算上马超的羌胡骑兵,加起来也有六万人左右。
如果没有人主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么西线战场,会再次陷入战略僵持。
对此,庞统和法正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地方太小,双方的势力布置都非常的清晰明确,不存在出奇兵的可能。
再加上受到地形限制,陇山山道就这么几条,想要绕路进攻敌军后方,切断敌军粮道也没有机会,哪怕以庞统和法正的机智,一时间还真的拿上邽的曹仁没有任何办法。
就在双方都认为,这场大战将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时南线战场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南线战场上,本来是关羽接受到了援军,一顿猛攻张辽,并且在二月初的时候,攻陷了三个月都没有彻底攻陷的邓县,逼迫张辽不得不退守宛城。
而就在关羽打算高歌猛进,继续进攻宛城时,徐晃率领左冯翊和右扶风的大军及时南下,威胁了关羽的侧翼。
关羽为了保证侧翼安全,不得不暂停北上,在邓县休整,同时分兵给王基,让王基前往阻挡徐晃,保证自己的侧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