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药一周后,回复的情况是有了全面的好转。
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这事儿总算压下去了。
只是,一个小小的流感都死亡那么多。
可见,医疗卫生在这里是多么的缺乏。
她也知道了马紫灵带队来了这个地方。
想着若是这儿也能收一批孩子学习医术的话,对未来人民的医疗保健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时间还需要很长。”
白素素一说,朱开元自然就觉得是一个好办法。
可是,摆在面前的现实也是很难的。
“是的,这不是一躇而就的事儿,这需要的是时间的堆积,是有人默默的付出,是大家的坚持。少则年,多则十年八年,我一定要让每一个村子里都有大夫。”
白素素下定决心,要搞好大周的医疗保健措施。
她一向是雷厉风行的人。
既然想做这件事,那就先作一个规划。
这个时候才会发现,有以前人口的统计,行政村的编制是有多么的先见之明。
“此番瘟情,又出现了很多孤儿。”
无父无母无家,小小年纪要怎么生存。
“慈幼院可收养。”
“慈幼院已经人满为患了。”
原来是一个县城一个慈幼院,收养的都是一些被弃的女婴,或者是一些残疾而被家人抛弃的男婴。
每一个慈幼院配有一个院长,一个先生,一个粗使婆子,一个厨娘,一个看护。
一般人数都在五十左右。
如今因为大旱和饥饿就已经增加了不少的孤儿,现在再加上瘟疫收了不少人的命,更是数倍的增加。
人员的剧增就让慈幼院吃不消了。
五个人简直累瘫。
“有了!”
白素素道:“让人去慈幼院里挑一批孩子出来学习医术。”
这样一可以减少慈幼院的压力,二来也给那些孩子教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不拘男孩女孩,挑选一些胆大心细,聪明伶俐的来培养。”
“好主意!”
朱开元就是很佩服自家娘子的脑子。
这么一举二得的事儿她都能想到。
主意好是好。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谁来教导?
在这古代,不管哪一行拜师学艺都是跟师的。
像盛京女子医学院这么用课堂讲学批量生产大夫的事儿,除了女子医学院的人能担任外,其他的还真是不行。
用跟师学艺的方式固然是好,只是数量太少,完全供应不上。
“盛京女子医学院不是来了六十多名女大夫吗,看看她们当中可有愿意留下来的吗?”
朱开元觉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白素素却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这些是女子,让她们孤身一人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诸多的不便,还有思家之情。
谁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像她们这样在盛京有了很好的前程的女子,又何苦在这荒芜偏远的地方来受罪呢。
“试一试吧,万一有呢。”
谁愿意留下来,就让谁去挑选。
西北共有上千个村子,那么,就需要培养上千名大夫。
这自然不是一两个大夫就能完成的事儿。
得组建一个小队来进行培养了。
而且,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的复合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