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大仙,此人的境遇与姚半仙颇为相似。
早些年间他也是云游四海,到处求仙拜道。
如今他已是过了古稀之年,在道法仙术上的造诣也颇有建树。
他的相貌与姚半仙也有几分相似,均是尖嘴猴腮的模样。
唯一不同的是,他身穿一件棕黄色八卦道服,双手怀抱一把小小的佛尘,不时地撅着嘴,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王大仙行走江湖多年,他学到的唯一绝活便是,手中的佛尘随心念千变万化,这也是镇上人最钦佩他的地方。
有一年夏天,镇上闹蝗灾,庄稼面临颗粒无收的绝境。
镇上的人都急坏了,王大仙主动提出,要为镇上消除蝗灾隐患。
他来到田间地头,将佛尘往空中一抛,佛尘幻化无数只飞鸟,将蝗虫一扫而尽。
从那时候起,王大仙成了镇上的活神仙。
哪家有丧事都会请他做法超度,哪家有人碰上了不干净的东西,也会请他前来扫鬼出门。
他只要将佛尘幻化灵符,烧化后兑上酒水,让中邪之人服下,便可药到病除,可谓是神奇至极。
因此,镇上的人都称呼他为一声“大仙”,要比“半仙”要高出半个名头。
就在昨天夜里,夏宇龙的嘶吼声,惊动到了王大仙道观中炼丹炉上的八卦罗盘。
罗盘指针发生逆转,直指东北方向。
王大仙掐指一算,不由得吃了一惊……
唉呀,此人龙气缠身,但龙气中却隐含着邪魔之气,定是只妖龙。
如果不将之除去,这平静的菊花镇怕是永不宁静了,而且还会陷入一场劫难。
不如将之擒来,投入炼丹炉中,将妖魔去之,再炼制成丹药。
这龙丹之药可遇不可求啊,如果丹药炼制得好的话,还可求他个长生不老之身,岂不美哉……
王大仙的思想挣扎了好久,他决定冒死一搏。
于是怂恿镇上的人,上山抓夏宇龙去了。
对于这些逃难的人,镇上的居民十分厌恶,他们的到来,破坏了镇子的安宁。
灾难和瘟疫恐怕也将接踵而至,不如趁此时机,杀鸡儆猴,将他们赶跑了事。
昨夜,夏宇龙那撕心裂肺地嘶吼,吓坏了镇上的人。
加之王大仙让两个徒儿乐不疲此,挨家上门煽风点火,镇上的人一呼百应,倾巢而出抓去夏宇龙去了。
众人抬着夏宇龙和狗娃,穿过了菊花镇大街,径直往王大仙的道观奔了去。
王大仙的道观,位于菊花镇西北角。
那是一个规规整整的四合院,院子并不大,仅有两个堂屋面积大小。
院子中间,安放着一个炼丹炉,炼丹炉呈葫芦状,表面的朱丹漆颜色陈旧,有一半已经脱落了。
丹炉口远远高出四周的房屋,且炉口处常年青烟缭绕。
远远看来,便知道此处是一座道观,一座不怎么起眼的道观。
只见王大仙怀抱着佛尘,斜眯着眼,矗立于道观的门口。
身后站着他的两个徒弟。
二人一脸幼稚,看起来也仅有十二三岁的年纪。
他们身穿白色长袍,身长已齐王大仙的肩部。
二人均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往大道方向看去。
王大仙一脸严肃,他掐算着手指,微微抬头,斜眼向悬挂在丹炉上的八卦罗盘看去。
只见罗盘上的指针猛烈地抖动了起来。
他呼出一口长气,从容地捋着下巴上那雪白胡须……
如释重负地笑了,说道:“太好了,他们来了,他们成功了。”
话毕,一阵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从前方路的尽头传来。
紧接着,一大群人出现在了路的转角处。
这正是镇上的居民……
他们争先恐后、相互挤压、抢着杠子,合力抬着夏宇龙和狗娃,飞一般速度,往道观这边而来。
在王大仙身后,那个子最矮的徒弟激动万分。
他扯着嗓子,喊道:“师父,您老人家快看,他们真的来了!”
王大仙点着头,应道:“嗯,知道了,别总是一惊一乍的,让人看见了多不好,为师也是心惊得很啊,还有,别老是称师父老人家……”